刊名: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ISSN:1674-1595
CN:21-1561/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期刊分类:口腔科学
在毓璜顶医院口腔科,记者看到了一块刻有“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单位”的匾额,这是2017年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亲自向科室颁发的。
“创伤导致的骨折加上多颗牙齿松动的术后重建和恢复,从专业角度来说,手术条件都是很差的。”王升志做了个比喻,“就像盖房子,桩松动了,地基就无法稳固,更别说再此基础上盖楼了。桩不牢固,要往里灌浆,或寻找其他手段。这类情况,一般医院通常会采取3—6个月的调整再进行修复。”
遇车祸,牙齿所剩无几求助专家
近几年,随着种植牙技术的飞速发展,毓璜顶医院口腔科引进了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种植牙系统,拥有先进的种植手术室。“如今,我们每年都能让数百市民拥有一口漂亮坚固舒适的牙齿。”王升志说。
“以患者主诉为中心,这台手术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科室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更是团队合作的典型案例。”口腔科主任王升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牙齿是一个人的‘门面'。按照所谓的‘惯例',种牙前需要的3-6个月牙槽骨修复期,再加上后期漫长的种植修复过程,不仅极大地考验着患者的耐力,还让患者的花销不断攀升。然而毓璜顶医院口腔科开展的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极大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也省去了不少花销。”
情况危急,由急诊转来毓璜顶医院的他先后于肝胆外科及神经外科进行抢救治疗。
王升志(左2)团队为患者检查种植牙
患者术前曲面断层片
从种植义齿到修复需要多长时间?三个月?半年?还是一年?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用下半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给出了答案——四个小时。
从省重点到国家层面的升级,作为口腔科团队的领头人,王升志说这是荣誉,是褒奖,更是鞭策,是激励,这都将成为口腔科全新的开始。作为烟台种植牙的先行者,王升志用不断的探索和坚持,造就着一段段医患佳话,而他也在不断登攀医学高峰的同时,成为科室的定海神针。
三天后,患者顺利出院,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新牙”,李先生感激不已,“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了,该夸的,该感谢的,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每次看到王主任,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崇敬。”如今,他已能进食,“半年后,我还会回来,进行上半口的修复。”
其实早在2013年年底,经过全省近百家口腔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口腔科的激烈角逐,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就创下了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称号,成为全省十大“佼佼者”之一。
王升志 烟台毓璜顶医院口腔科主任,主任医师,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医师协会口腔颌面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口腔医学会种植分会常委。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36年,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联合根治及器官缺损的功能修复重建,严重颅颌面创伤的诊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1994年就参加了原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举办的口腔种植学习班,擅长全口及半口牙齿缺失的即刻种植修复,尤其是口腔颌面部外伤所致的多牙缺失的种植修复。
鉴于以上情况,经过科室对此病例的反复讨论,考虑到其病情复杂程度以及患者诉求及预后因素,建议其外请专家或去外地治疗。可由于疫情原因,专家无法抵达烟台,李先生也没办法去外地做进一步治疗。在与王升志及其团队沟通后,李先生表现出对王升志及其团队的信任,希望由王主任为他进行治疗。“一切都要以患者主诉为中心,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所提要求。”王升志说,“患者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经与省内外专家的远程会诊,认为上颌已不适宜种植治疗,决定对下颌进行种植手术。
但本着让患者少遭罪,快恢复的决心,在同口腔门诊副主任医师徐慧、口腔门诊主治医师王晓萍等团队成员讨论后,王升志决定对患者进行“下半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可这种手术存在失败的概率。困难重重不能成为“借口”,“零失败率”是王升志向手术团队下达的死命令。
据了解,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联合启动建设,旨在开展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结合转化医学的基础研究,寻找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早期诊断方法。毓璜顶医院顺利获得国家级研究中心联合单位资格,和毓璜顶医院的整体实力以及口腔科这几年的成果密不可分。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gsykqk.cn/zonghexinwen/2022/0615/421.html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投稿 |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编辑部|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版面费 |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